小社区也能干出大名堂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3-05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从江苏省首批走进社区的大学毕业生,到如今成为全国人大代表,江苏省南通市和平桥街道办副主任邵敏的人生道路颇有些不同寻常。“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,选择职业时别给自己太多局限,不妨从基层做起,尽量尝试各种机会,在比较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。”这是邵敏给大学生的真诚建议。

  2001年4月,29岁的邵敏毅然离开了待遇优厚的企业中层管理岗位,经过严格考试,成为南通市崇川区百花苑社区居委会主任。当时有朋友劝她不要去,可邵敏决心已定:“我还不到30岁,应该多尝试些不一样的生活方式,挑战新的职业道路。”

  大学毕业生当上居委会主任,在当时的南通市成了传遍街头巷尾的大新闻,邵敏被人们称为“社区改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不过也有人心存疑虑:这个年纪轻轻的姑娘管得了社区里的家长里短、鸡毛蒜皮吗?事实证明,邵敏不仅有成为第一人的勇气,而且有一流的工作能力。

  “社区‘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’,不想出一些办法服务居民,就走不出大爷大妈管理的老圈子。”邵敏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工作,百花苑的居民不久就尝到了甜头。2001年9月,全省首家社区网站——“百花苑社区网”诞生了。居家百姓只要轻轻点击网站,订餐、送水、家政等服务立马送到家门口,不仅如此,以此为依托,一个集聚娱乐、购物、医疗、教育等日常生活需求的“十分钟生活服务圈”基本构成。

  “居民需要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。”邵敏创办了街道科普大学,被老百姓誉为“家门口没有围墙的大学”;邵敏开办起街道爱心慈善超市,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丝丝温暖;邵敏首创的“睦邻节”,让和平桥街道的社区生活变得生机盎然。

  之所以能如此贴心地把服务送到居民心里,邵敏有自己的“秘密武器”——“民情日记”。从刚到社区工作至今,邵敏积累了厚厚八大本日记,里面的每一字、每一句,都是她走家串户了解到的居民心声。邵敏意识到:“只有在基层,才能听到老百姓的声音,才能知晓普通人的艰辛。这一切,会让人更加深刻地懂得生活,珍惜拥有。”

  今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,就业形势格外严峻,邵敏了解到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在为就业发愁,她建议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,从基层做起,寻找成长的机会。“不要以为只有做管理工作、当白领,才是有前途的职业,其实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更有挑战性,对人的锻炼更大。”

  ■本报记者 刘琴